首页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嫡嫁千金 间客 大道朝天 死灵法师只想种树 绝代神主 斗破苍穹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费孝通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全文阅读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txt下载 -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最新章节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我在《乡土工业的新形式》的结尾曾提到中国经济复兴的资本问题。这问题是极基本的,不论我们想建设哪一种性质的工业,都会碰到它。因为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而且相当迅速地蓄聚资本,我们一切建设计划都是落空的。同时,在我们设想中国工业化的过程时,也得注意到,哪一种形式的工业最能达到这有效和迅速蓄积资本的目的。

资本从哪里来

我们先得承认一个不太令人愉快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是一个资本贫乏的国家,这也是说,如果我们想提高人民生活程度,想提高生产力,想改良生产技术,还得先创造一个先决条件,增加资本。所谓资本是指生产者所能利用生产工具的价值,我们说中国资本贫乏是很具体的,意思是每一个生产者平均能利用的生产工具价值很低。最近汪馥荪先生在《经济评论》发表了一篇《中国资本初步估计》,对于我们资本贫乏的情形分析得很清楚。据他的估计中国平均每人分得到的资本约值7英镑,和英国相比,相差50倍。单以就业人口说,平均每人资本约值47美金(约12英镑),和美国相比,相差几达100倍。汪先生曾打了一个简单的譬喻:“如果美国农人每人摊到一把镰刀,那么我们只好每100人共一把镰刀,如果中国农民每人也分到一把镰刀,美国一个农民当然不会要100把镰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农人用镰刀而美国农人用百倍于镰刀的收割器。”

中国农民想用收割器,我们就得出钱来买,或是开工厂来制造。哪里来这笔资本呢?资本的来源不出下列若干方式:(一)抢劫,(二)人家赠送,(三)借贷,(四)自己省出来。抢劫固然不是正当办法,我提到这个办法因为国际间还没有共守的法律和道德时,一个国家为了急于要资本,历史上并不缺乏这类例子。早一些说,西班牙劫掠美洲,规模之大,相当惊人;英国有官许海盗专门路劫海上的商船。有历史家说,这是促进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要素。近一些说,德国的拆运征服区的机器,都属这一类的行为。我并不主张我们也去抢劫资本,所以不妨把这个可能性搁开。

在国际上大规模赠予资本是极少见的,为了军事需要供给物资,或是为了人道主义供给救济品固然有,但是纯粹为了经济发展而无偿供给资本的办法还是一种理想。近似的方式是借贷。在借贷的名义下可能事实上成为赠予的例子却是有的。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国际投资,别国人拿了钱办了工厂,后来被本国人收回来。譬如美国早年的资本是由英国输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它把英国人手上的美国债券和股份收买了回来。这次战争中,印度对英国也发生类似的情形。国际投资固然可以使我们在短期中获得工业化发轫期所需的大量资本,而且可以希望从利用这资本的生产盈余去清偿此项债务。但是国际投资,不论是私人的或国家的,必然有政治性的条件,至少投资国家为了要维护它的利益,必然要求受资国家政治的安定,因之这个外来的经济力也必然会成为保守现状的力量。在政治上亟需变动,社会结构正在革命阶段中的国家,只能有政治借款而不易有建设性的经济借款。政治借款的结果可以使这国家丧失主权,实质上沦为殖民地。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固然盼望国际的协助,但是决不能把国际投资作为必须的条件。

所以归根到底,这笔资本还得由自己省出来,那就是说,得在我们现有生产品中划出一部分来,不加以消费,而去换取生产工具,节约消费去创造资本。

悲观和乐观的两种看法

靠自力更生去创造重建经济基础的资本这道路走得通么?这里发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吴景超先生相当悲观地说:“中国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贫穷的,所以储蓄的力量很低。根据中国农业实验所的报告,中国的农民,有一半以上是欠债的。这些人不但没有储蓄,而且每年的消费,还超过其收入。他们以借贷的方法来补偿收入的不足,因而使那些有储蓄的人,不能以其储蓄来投资,而是以其储蓄借与他人,满足消费上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如要靠我们自己的储蓄,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吴先生的意思是说中国以现在的生产技术所开发的资源还不够维持全部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准,所以不易有储蓄。生活水准既已这样低,大部分人民还在饥寒线下,怎么能再挤得出资本来?因之吴先生认为如果要从减少消费中去求资本的形成,不能从每个人节约上想法,饥寒线之下讲节约是残酷的,而只有从减少消费者的数目上去想法。这是我对吴先生那篇文章的了解。

汪馥荪先生代表比较乐观的看法。他在上引一文中说:“一个资本贫乏的国家,在它的资本蓄积初期,人民生活之必须压低,是不能避免的,这对于生活程度已经非常低下的人民,是一种极其痛苦的事。然而这并不一定不可能,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往往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尤其是这种忍受是在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作支持的时候。”他接着以抗战时期后方的情形作为人类忍受能力的“有力的见证”。他说:“我们在抗战期中,国家资本的损失,拿战前的币值表示,在战争的前6年就已经达到150万万元,差不多相当我们的全部资本的30%,整个战争期中资本的损失当不止此,可是我们后方的工业生产,在同一时期,期末较期初增加乃至六倍,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拆开这个逐年累进的生产指数,我们发现资本物生产的上升率,比起其他个别产品,并不落后。这证明我们在生活水准日趋降低的环境里,依旧发挥蓄积资本的能力;这证明人类蓄积资本的能力,超出了人类本身的想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完美世界 诡秘之主 庆余年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凡人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