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蛊真人 完美世界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吞噬星空 原始战皇 六耳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费孝通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全文阅读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txt下载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最新章节

开风气 育人才(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开风气 育人才

今天我借这个纪念北大社会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的机会,同时纪念吴文藻老师逝世10周年。这两件值得纪念的事并不是巧合,而正是一条江水流程上的会合点。这条江水就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流程,北大社会学研究所的成立和后来改名为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还有吴文藻老师一生的学术事业都是这一条江水的构成部分,值得我们同饮这江水的人在此驻足溯源,回忆反思。因之,我挑选这时刻说一些感想,和同人们一起鼓劲自励。

水有源,树有根,学术风气也有带头人。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怀有在中国人文科学的领域里开创一种风气的宗旨,在过去10年里,所里已经有不少年轻学者为实现这个风气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把这个风气带进中国来的,而且为此努力一生的,我所知道,吴文藻老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带头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研究所力行的那些学术方针中,有不少就是吴老师留下的教导。因之在吴老师逝世的10周年回顾一下他始终坚持的学术主张,对这个研究所今后的继续发展,应当是有用的,对同人们今后在学术领域里继续开拓和创造也是有益的。

吴文藻老师的生平和主要论述,在1990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里已经有了叙述和重刊,我不在这里重复了。我只想从我个人的体会中捡出一点要点,略作诠释。

首先我想说的是吴文藻老师的为人,他在为中国社会学引进的新风气上,身教胜于言传。他所孜孜以求的不是在使他自己成为一代名重一时的学人在文坛上独占鳌头。不,这不是吴老师的为人。他着眼的是学科的本身,他看到了他所从事的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处境、地位和应起的作用。他在65年前提出来的“社会学中国化”是当时改革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主张。我在和他的接触中有一种感觉:他清醒地觉察到中国原有的社会学需要一个彻底的改革,要开创一种新的风气,但是要实行学术风气的改革和开创,决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甚至不是一代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除了明确提出一些方向性的主张外,主要是在培养能起改革作用和能树立新风气的人才。一代不成继以二代、三代。学术是要通过学人来传袭和开拓的,学人是要从加强基础学力和学术实践中成长的。人才,人才,还是人才。人才是文化传袭和发展的载体。不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学术以及广而大之的文化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本,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和弘扬!从这个角度去体会吴老师不急之于个人的成名成家,而开帐讲学,挑选学生,分送出国深造。继之建立学术研究基地,出版学术刊物,这一切都是深思远谋的切实工夫,其用心是深奥的。

只有了解了65年前中国各大学社会学系的实情,才容易理解吴老师当时初次踏上讲台授课时的心情。正如前述文集的附录里“传略”所引用吴老师自己的话说,当时中国各大学里社会学是“始而由外人用外国文字介绍,例证多用外文材料,继而由国人用外国文字讲述,有多讲外国材料者”。接着他深有感慨地总结了一句,“仍不脱为一种变相的舶来物”。

我是1930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医学预科转学到燕京大学来学社会学,有缘见到吴老师初次上台讲“西洋社会思想史”的一个学生。我从中学时就在教会学校里受早期教育,是个用舶来物滋养大的学生。吴老师给我上的第一堂课上留下了我至今难忘的印象。这个印象说出来,现在中国的大学生一定很难理解。我当时觉得真是件怪事,这位从哥伦比亚大学得了博士回来,又是从小我就很崇拜的冰心女士的丈夫,在课堂上怎么会用中国的普通话来讲西洋社会思想?我当时认为是怪事的这个印象,在现在的大学生看来当时我会有这种印象才真是件怪事。这件事正好说明了这65年里我们的国家已发生了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这个变化不知耗尽了多少人的生命和心血,但只有在这个变化的大背景里才能领会65年前老师和学生的心态和他们在这65年中经历的苦乐。

现在来讪笑当时的“怪事”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置身于60年前的历史条件里,要想把当时的学术怪胎改造成一门名副其实能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社会学,却并非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吴老师当时能做到的只是用本国的普通话来讲西洋社会思想史。这一步也不容易,因为西洋社会思想所包含的一系列概念,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本来就存在的。要用中国语言表达西方的概念,比起用中国衣料制造西式服装还要困难百倍。

65年前在燕京大学讲台上有人用中国语言讲西方社会思想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事,在中国的大学里吹响了中国学术改革的号角。这个人在当时的心情上必然已经立下了要建立一个“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社会学,使中国的社会和人文科学“彻底中国化”的决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诡秘之主 完美世界 凡人修仙传 大奉打更人 完美世界 吞噬星空 庆余年 斗破苍穹 针锋对决 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