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人的性格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嫡嫁千金 完美世界 蛊真人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间客 大道朝天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 -  美国人的性格txt下载 -  美国人的性格最新章节

4.年轻文化的前途(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4.年轻文化的前途

华盛顿的天气是冬寒夏热,挑这个地方作美国京城的人,心里必然是讨厌和害怕政治的,正是个传统的美国人,好让气候来减低政客们的耐心和活动。在昆明住久的人,到华盛顿去总是件头痛的事。假若没有慰梅太太的客厅,只为了我有容易在蒸热天气里伤风气喘的宿疾,已够是我拒绝到华盛顿去的理由了。

慰梅太太的客厅是很简单的一间白壁淡蓝色的小房间。一个装饰用的壁炉,一架竹编的屏风;壁上有一幅中国的神轴(不知哪家破落的子孙竟会把祖宗的遗像都卖给洋人),表示这客厅的主人与中国有一点关系。在一个刚从中国来的客人,对这奇异的装饰品,反而会感到异乡的风味。让我补一句,慰梅太太并不是中国人,虽则她常喜欢用这中国名字。

这幅用来做装饰客厅的神轴(绘着一个清代朝服的官员,和我幼时过年时挂在中堂的那些祖像,容貌都差不多),曾引起过我在一次小小的晚谈中长篇的议论。记得那天我刚从一家名叫“开西诺”的中国饭馆里和恩勃里先生吃了饭回来。恩勃里先生是一位人类学家,他到过日本,写过一本《须惠村》的调查报告。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和我的《江村经济》很相似,又在同时出版,所以常被人认为是姊妹之作。我到了华盛顿自该去拜访这位“姊”或是“妹”了。我见了他就说:“这几天,我真辛苦了,一早到晚,拜访那些白头发的老先生们,谈论些冠冕堂皇的文化合作等大题目。可是,你知道,我是初次到美国,我总得先去认识认识美国才再谈得到文化合作之类的正经事。今天你得带我去认认美国。”

不久我们两人就在开西诺吃饭了。到中国餐馆去认识美国似乎怪不合适的,可是,他既然这样提议,我自得尊重他。下面是我在《旅美寄言》中所记关于这顿夜饭的情形:

说是中国菜馆罢,除了那些过分和惹眼的装饰外,并不能使我感觉到一丝家乡味儿。以菜单上的名字来说,Chop Suey,Chow Mein,半似翻译,半似洋文,实际是非洋非华的特殊菜肴。Chop Suey是肉丝和各种菜蔬混成的炒品,有时是用虾肉,或是牛肉来炒。其实是极平常的,但不知为何一定要用这个不中不西的雅号,反正我是不喜欢这菜的,吃了一次之后没有再试过。Chow Mein是炒面的音译,本无足奇,然而怪的是有生的炒面可买,把面条在油里炸了一下,烤干了把炒面卖给外国人。有几家馆子炒面的味道还不差,好像苏州小吃馆子里的两面黄。

桌面上全盘西化,刀叉俱全。可是因为我是刚来的同胞,所以特地给我们预备了几副毛竹筷,上面还印着Made in China。使我不舒服的是一杯冰水。美国冰水,除了芝加哥的水带有漂白粉的味道外,确有它的妙处,可是和油腻的中菜一同喝下去,实在是有点犯忌。我真奇怪外国人的肠胃怎受得起冻了的油腻的侵犯。也许外国人说中菜不易消化的原因就在这上边。可是无论如何,没有冰水他们是吃不下饭的。

离开桌面一看:在当中正有一队穿着半裸衣裙的舞女在跳西班牙舞。我在伦敦时曾经去看过一次西班牙舞,看客里还有穿着礼服的,至少大家是观舞而来的,正襟危坐,跳完一节,拍一次手。这里可不然,一面吃着炒面,一面在和女朋友谈笑,一面斜着眼就可以看这许多大腿在摆动。伴着西班牙舞的音乐却是美国时髦的爵士。我是不懂音乐的,可是更不明白为什么这种称作爵士的响声也被称为音乐。一忽舞罢,在同样的“音乐”下,却又来了一位说是从中美古巴来的女郎,引吭高唱了一曲她的乡歌。在台上手脚不停,用着扬声筒报告节目的人,一望又可知是南欧的产物……

就在这一刹那,这一角,多少不同来源的文化横奔齐集,斐然杂陈,似乎全忘了这是中国欧仆,东土刺绣,西班牙舞蹈,古巴歌声,爵士音乐,南欧面目。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全合在一起,难分难解。一片欢笑,一场畅饮,一种新的文化!

我回到慰梅太太的客厅里,面对着那家祖宗的遗像,脑子一直在反复地想刚才和恩勃里先生所说的结语:“真胆敢,年轻的文化!”

这一句话也就引起了慰梅太太客厅里半晚的议论。

我虽则不赞同斯宾格勒的文化周期论:文化和生物机体一般由幼而老,由老而衰,由衰而死的定命过程。但是我却常认为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扩张的,一种是生了壳,停止了生长的。我所谓“年轻的文化”就是指第一种。美国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刚才所提到的慰梅太太客厅壁上中国的神轴,以及开西诺饭馆中的形形色色,正是年轻文化的面目。

在以上两章中我强调美国在历史上的尺度正是想烘托出年轻两字的骨子。若是北美在早年有着像墨西哥一般的珠宝,吸引了些像西班牙人一般的海盗,北美到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劫后的残尸;若是北美的印第安人文化水准高一些,挡得住像海潮般送来的欧洲移民,以及后来的各色人种的移民,哥伦布所用来称这大陆的名字也许不会太错,该是一个美洲的印度。可巧北美不是中美,也不是印度。这广大的陆地上,在哥伦布到达的时候,人口稀少,加上这些土人的顽固,不屈服,不同化,以至从文化上说,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可说是一个真空。向这真空驰入的,不是有组织的文化单位,而是一辈对于传统制度已失去好感的亡命者。北美的移民不像我们到南洋去的移民。南洋的华侨们始终是以作客的心情在新地方寄居。他们在寄居的客地,辟出一方,依着原有的生活形态造下一个小中国。北美早年的移民并不存衣锦还乡的愿望。他们要在新世界求得新生活,而当时的环境,如我在上章所说的,也迫使他们确立一个和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美洲的文化基础不是原原本本从欧洲移植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完美世界 诡秘之主 庆余年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凡人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