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人的性格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嫡嫁千金 完美世界 蛊真人 间客 死灵法师只想种树 绝代神主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 -  美国人的性格txt下载 -  美国人的性格最新章节

1.释题代序(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访美掠影

1.释题代序

西方有句俗语:到过一天的地方可以说上一辈子,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连一句话也说不上。这原是对旅游者的讽刺。越是不熟悉,话就说得越多,越说多就会越离真失实,甚至信口开河,荒诞无稽了。可是这也不能完全责怪说者,人们就爱听和习惯见闻不同的新鲜事儿。有人从外地回来,拉住不放,挤些新闻,用以解闷,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一个无意写游记的人,也会因别人的催促而无法拒绝,至少我这几篇《访美掠影》是这样给人逼出来的。

自知访美期短,见闻局限,理解肤浅,所以只够称为掠影。坐飞机走码头,真是蜻蜓点水。所见种种无非都是些浮光而已。浮光者表面现象也。大千世界高速度地掠眼而过,所得印象安得不是些浮面的浅显波纹!不敢言文,说些杂话,不受章法的拘束,想到什么写什么,倒也自在。

这次访美是高速旅行,时间短,到的地方不少。前后一共是一个月出一点头。4月14日晚从北京向西飞行,清晨到达巴黎,休息一日,于15日下午越大西洋到美国首府华盛顿。如果在巴黎不逗留,离北京的下一天午前就可以到达美国。我们从美国东海岸,绕道东北,再横越大陆,到西海岸,共约四个星期。然后在太平洋中间的夏威夷岛上停了三天,取道东京返国,到北京是5月17日晚。绕地球一周,其间停了10站。这样的速度可谓高矣。

我这次是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而组成的代表团去访问美国的。邀请我们的这个机关,我们的主人,是由三个群众性的,或说是民间的学术团体,为了和我国进行学术交流而组成的。它们是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美国科学院。这些机关的名称应当怎样翻译我不敢自擅。按字来译也颇有困难。比如说我们主人的名称中有学术交流四字在英文是scholarly communication二字,第一字是个形容词,直译应是“学者派头的”或“学究式的”。第二字普通是译作交通,也指交换消息的行为,如通信等。直译出来似乎不那么好,因为我不知道怎样一种交往才够得上“学者派头”。在茶余酒后,我也半开玩笑地请教过主人,得到的却是一种“会心的微笑”。我说,我希望今后我们之间的交往能认真地守住这个形容词。

所谓“主人”是指负责为我们安排和美国对口的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关。我们所接触的除了这个当主人的团体之外,访问了一些大学和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机关。访问的方式多少可以说合乎“学者派头的”这个形容词的,而且对方对此也是十分认真准备的。到一个研究机关于相见如仪后,开始座谈,由他们的研究人员就他的专业发言,几乎都有手稿或提纲。发言后再和我们进行讨论。到了各大学,由负责人和我们集体会晤,然后,我们各就专业到各系去“交流”,方式和研究机关相同,但大多要问我们这方面的情况,交谈较多。我在国外被认为身兼两科的学者,一是人类学,一是社会学。在美国各大学里除了极少数两科合在一个学系里,一般都各自立系。所以我要接触的对象也就比别人加了一倍。每到一校,至少要有两次“交流”的座谈。重点大学还要加班加点。

据说美国的高等院校有8000到9000所,有名气的“大”大学有300所。大多数的大学都有社会学系,设有大学程度以上课程;200多所大学有给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院。这是社会科学中的热门。人类学系比较少,但也有三百多所大学设立这门学科的学系。我这次只访问了10所大学,在数量上说,只是个零头。交流座谈会分大小型两种。小型是以十来个教授为度,大型是包括一部分研究生在内,多至三四十人。小型座谈是以主人专题发言为主,大型座谈则以我答复问题为主。此外我还作了一次听众在百人以上的演讲。所以尽管我加班加点,接触面还是很狭小的。在这种座谈会上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是不大可能的。以10个人谈三小时计算,每人只占一刻多钟。我还得说说话,占去一些时间。10分钟的话能有多少分量呢?怎样做到学术上的思想见面?至于社会情况,匆匆一个月,接触到的更是有限。我用掠影为题,非谦词也。

这次访美是旧地重游。我没有在美国留过学。我的社会学是在中国学的,社会人类学是在英国学的。但是在1943年,美国和日本宣战后的第二年,它以盟国的名义向我国邀请了10名教授去建立“文化关系”(那时不叫“学术交流”),我代表云南大学应邀访美,在美国住了一年,1944年初夏返国。在这一年里,我主要是利用各大学的设备和一些教授的帮助来编译我那本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的Earthbound China(《乡土中国》)一书。我在哥伦比亚、芝加哥和哈佛三个大学待的时间较长,也到过其他一些大学作短期的访问或演讲,所以当时在美国结识了不少同行的学者。我在访美期间,又用通讯方式给昆明的一些报纸写了一些介绍美国社会的小文。返国后,整理成《初访美国》一本小册子出版,抗日战争后期在西南大后方曾流行过一时。有些朋友还记得这本书,所以这次我返国后,就约我再写一本《重访美国》。但由于这次访问为时太短,见闻有限,不敢采用此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完美世界 诡秘之主 庆余年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凡人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