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蛊真人 完美世界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遮天 吞噬星空 唐砖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费孝通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全文阅读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txt下载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最新章节

顾颉刚先生百年祭(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顾颉刚先生百年祭

今天我来参加顾颉刚百岁纪念会,感想很多。我对顾颉刚先生一向敬崇和爱慕,他是我们三吴书香的骄傲。他在燕京大学执教时,我正在未名湖畔上学,但我没有上过他的课,听过他的讲。我们属前后两代,相差17年,由于学科不同,我错失了上门拜师的机会。我对史学早年并不发生兴趣,更怕读古书,读也读不懂,因之,和顾先生交臂错失。

顾先生的名字我早已耳熟,他的为学我是衷心钦佩的。那时我还在东吴附中读书,我已读到顾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是在1926年出版的)。当时我上课时不很守规矩,凡是老师讲的课听得厌烦时,就偷偷看自己想看的书,《古史辨》就是其中之一。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告诉我,书上的东西不要全信,看书要先看一看这书是谁写的,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那时我正是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思想活泼,就喜欢听这种别的书上和教室里听不到的话。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教条,敢于怀疑,很忌“有书为证”这类的话。所以《古史辨》吸引了我,提醒我不要盲目认为凡是印在书上的都是可靠的。

后来我看到陆懋德先生说:“此书实为近年吾国史学界极有关系之著作;因其影响于青年心理者甚大,且足以使吾国史学发生革命之举动也。”我就是受到这本书影响的青年之一。我还极同意周予同先生所说的话:“他不说空话,不喊口号。”“他是有计划的、勇敢的,就心之所安,性之所近,力之所至,从事学问与著作。”这些我在青年时代听到的话,铭记在心,现在年老了,可以加上一句,“受用一生”。我按这几句话做,固然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尝到真正的甜头。苦头吃过了,也就过去了。甜头却留在心底,历久更甘。

近世的中国学术界大体上也许可以分为四代。从“五四”到抗战是一代,属于我老师们的一代,顾先生就是属于这一代。从抗战开始到解放前后是我这一代,解放后到70年代末是一代,最近这10年又可作为一代。一代有一代的特点,各领风骚几十年。第一代的人物我所接触到的许多老师中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他们确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在他们看来科学之可贵不是已存在的知识而已,主要在不断追求知识的这股劲。一个人只有一个小小的脑袋,能有天大的本领,装得尽人间知识?只有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知识,累积起来,才能越来越多。比如我年轻时代在东吴学生物学时,遗传基因还是先进的知识,现在时隔不过几十年,人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基因来改造物种的技能,即所谓遗传工程。已有的知识总是有限,经过不断追求就成了无限。人类是演进来的,还在演进,将来会演进成什么样子,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我上一代的学者那种一往无前推陈出新的精神确是动人。我相信它符合宇宙的演进规律。我去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清华人的一代风骚》,就是想歌颂我们上一代的这种精神。我写的是关于汤佩松先生一生的奋斗经过。他在生物学战线上冲锋陷阵,远远地超出当时西方的生物界。可惜生不逢时,他培养的花圃里并没有百紫千红的煊赫起来,但是那种精神却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素质,光辉的前途是可以信得过的。

顾先生不又是这样的一个突出的例子么?他的《古史辨》却比汤佩松先生的“生命之源”幸运多了。顾先生这支锋利的笔杆居然把几千年占在历史高位的三皇五帝摧枯拉朽地推倒了。原来不过是历代编下的一段神话!历代古人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搭成的这座琉璃宝塔被顾先生拆成一堆垃圾。这不是一件大大的快事么?三皇五帝的偶像都拉得倒,也预示了没有事实基础的历史的纸老虎,都不会经得住科学的雷电。

顾先生是打破偶像的前锋。他在《古史辨》第四册的序里说:“我们的古史里藏着许多偶像,而帝系所代表的是种族的偶像……王制为政治的偶像……道统是伦理的偶像……经学是学术的偶像……这四种偶像都建立在不自然的一元论上。本来语言风俗不同,祖先氏姓有别的民族,归于黄帝的一元论……有了这样坚实的一元论,于是我们的历史一切被其搅乱,我们的思想一切受其统治……所以我们无论为求真的学术计,或为求生存的民族计,既已发见了这些主题,就当拆去其伪造的体系和装点的形态而回复其多元的真面目,使人晓然于古代真相不过如此,民族的光荣不在过去而在将来……”

顾先生这番激昂慷慨的议论,加上他史不绝书那么厚厚的论证,使像我一样的青年学生完全折服了。事经半个多世纪,我年纪已进入耄耋之列,顾先生也已经过去了13年,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他的百岁时,作为他一个没有及门的同乡后生,我心里却非常矛盾。我毫不动摇地承认顾先生所说历代虚构的这部上古史,甚至可以类推到以后的许多传说性的史实,都是不足信的。但是我们的祖祖辈辈难道全是居心叵测的诳言家么?他们为什么要编出一套虚构的历史呢?他们认真地虚构这一套历史这件事的本身反映着一件什么真实的历史过程呢?从这个伪编过程能不能就得出结论说,“古代真相不过如此”,只是一片荒唐的虚妄传说,因而“民族的光荣不在过去而在将来”。我对这个结论,心里还有疑问,实情恐怕没有这样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诡秘之主 完美世界 凡人修仙传 大奉打更人 完美世界 吞噬星空 庆余年 斗破苍穹 针锋对决 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