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人的性格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斗破苍穹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嫡嫁千金 完美世界 间客 死灵法师只想种树 绝代神主 吞噬星空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 -  美国人的性格全文阅读 -  美国人的性格txt下载 -  美国人的性格最新章节

6.机器和疲乏(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6.机器和疲乏

“北美和机会同义”,原不过是一种想法,一种信念,一种引诱。在这具有强烈希望的信念中,年复一年,大批的人,从世界各地移入这新大陆。可是尽管现在在小学里读书的孩子们依旧觉得将来会做到总统、做到大王,事实上,北美这新天地所给予每一个人的机会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当然,我们得承认,除了从非洲绑来、骗来、拐来的黑奴之外,到北美来的大多数移民,他们不但在生活上享受着相当人权的基本保障,而且在早期,大家享有着相同的艰苦的遭遇。假若在18世纪初叶,工业并没有在北美发展起来,过海来的移民只能在荒原的开垦中去寻求机会,美国人民很可能实现更平等更自由的生活。杰斐逊所想象、所企图创造的自由之邦,确是一个独立小农、个别经营的集团。他到过伦敦和巴黎。当时这些名城还是和地狱相离不远。人在机器的威力下被磨难,被奴役(即使在这次大战之前,东伦敦的贫民窟还是使人会错认是上海杨树浦)。他曾说:“当我们有田地可以劳作时,让我们不要希望看见我们的人民坐在厂房的板凳上,或去转动纺线竿。”他当了总统,不顾他原来反对中央权力的成见,坚持着购买路易斯安那州,因为他相信,有了这块新的土地,特别适宜于农业的土地,几千代的美国人可以不必走上工业的路上来束缚自己了。可是杰斐逊的乐观并没有实现,路易斯安那土地尽管肥沃,仍敌不住科学在技术中所允许人的财富,机器发明,都市兴起,这个个人自由主义的美国被推到了西方;被隐盖在厚厚的一层工厂烟囱里所放送出来的煤灰里。这煤灰也许有时会使人感觉到一些窒息,可是比起了封建的黑暗,以及欧洲工业初期平民的饥饿,却已是一种引人的曙光了。没有这新兴的都市,北美也绝不能吸收这样多的移民。从1820年到南北战争(工业在北美确立的时期),一共有500万的移民从爱尔兰、英国和德国到达北美。从1870年到1920年(工业勃兴时期)外来移民有2000万。在这2000万新移民中,主要的来源是南欧和西欧,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俄国和波兰。

这许多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方涌入美国,使美国的人口成了一个大杂拌。1870年时的比例是:1000个美国人当中,435个是在美国出生,而且父母也是生在美国的;292个在美出生而父母却是移民,127个黑人,1个印第安土人和1个中国人。

这些新来的移民大都是受不了欧洲社会的穷苦和束缚,到这世界来追求机会的。有一次我被一个朋友带到了一位作者组合的编辑家里。他是纽约新闻界中相当有地位的人物。我们谈到了他早年的生活。他告诉我们说:他是生长在中欧的一个小国。幼年,他还明明白白记得清楚,全家靠他两个长成的哥哥出外做工来维持生活。一清早他的哥哥离开家,从乡下很远地走到城市里,找工作。若是找到了工作,晚上,天暗了,带几块面包回家。这是一家的食粮。逢到天雨,严冬,愈是会使人感觉到饥饿的日子,他的哥哥们找不到工作做的机会也愈多。他顿了一顿:“我对于幼年的记忆大概只有饿和冷。”后来他们搬到了北美。这新大陆没有使他们失望。他说:“我们对于故乡没有留恋,没有怀念,饿和冷不会使你有亲密的情绪的罢?在美国,我才有今天。若是我的哥哥们不下决心过海洋,我也许已不在人间了。”

我没有统计来证明有多少美国的移民是像这位朋友一般的。可是我相信他决不是例外。“美国在别的地方也许没有什么成绩,可是饥饿两字在这里已是偶然的了,即使还没有完全消灭。”

在纽约港口,自由女神的脚下刻着这样一首诗:

你们这些疲乏、穷困的人,

你们这些拥挤的人群渴望真自由的气息,

你们这些被家园排挤出来的可怜的人,

你们这些被暴风雨颠簸的,来我怀里吧:

我举起我的灯,在这金门的旁边。

我怕读者在上一章里得到一个错误的印象,以为工业代表了奴役,农业代表了自由(多少和杰斐逊一般的见解)。工业的独占是限制了经济自由主义所规定的自由竞争,可是它并没有剥夺人民的职业和生活,也并没有直接剥夺了《独立宣言》中所举出的人权。在我们中国,尤其是在战时,听见了统制就会联想到政府包办,或是检查充公某一类的事情,这不是美国的“独占”。美国的独占是经济生活最高权力的形成,这权力并不在法外作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这权力的威风。只要你不想开火柴厂,你绝不会和金刚钻火柴公司冲突;你不去开油矿也领教不到洛克菲勒手段的毒辣。这是企业家们勾心斗角的战场,和小民并不直接相干的。一个人若只想找一个职业,求一个太太平平、安安逸逸的生活,他所关心的是职业的安定。工业愈发达,甚至可以说,愈独占,他的生活就愈安定。在这一层里,职员和劳工可以享受到富裕的生活,以及择业的自由。我想谷春帆先生的观察是正确的,他说:“普通人本来只有少数资本,本来只希望得一相当职业,在其意识中(我觉得‘事实上’代‘意识中’三字较妥),本来没有侵夺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地盘的梦想(‘梦想’不如说‘可能’),因此独占大王与他们似在两个世界中,对于他们的自由,可谓没有社会关系(也许可以在‘社会关系’上面加‘直接’两字),也就不发生作用。”我固然不同意谷先生后来所说经济统制和个人自由不能相容的意见,可是我却认为自由有层次这一点是可以说的。在独占企业之下,每一个人的生活并不是全部被“统制”,一切活动都被“大王”们所干涉。因之,一个从封建、从贫困中逃出来的人,到了美国,即使进入都市的工厂里去做工,并不完全像杰斐逊所想象的那样变成了机器的奴隶。职业的保障和饥饿的消逝是足够满足那些疲乏、贫困、曾在厄运里颠沛流离的人们,使他们感觉到一进“金门”,在女神的火把下闻着了自由的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无敌升级王 遮天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蛊真人 完美世界 诡秘之主 庆余年 凡人修仙传 完美世界 大奉打更人 斗破苍穹 吞噬星空 针锋对决 凡人修仙传